![]() |
苗木供應信息 | 苗木求購信息 | 苗木報價 | 苗木品種 | 園林新聞 | 園林助手 | 苗木圖片 | 植物庫 | 園藝 |
“解佩梅” 在沈氏父子《蘭花》中有載:“瓣型赤殼類綠花梅瓣。歷史民國初由上海張姓選出。特征三瓣翠綠,緊邊短腳圓頭,白玉捧心,大如意舌,花葶細長。花蕾剛舒瓣時花形稍小,漸后越放越大,花姿挺勁。葉細狹,呈弓形,繁殖快,健花。” 關于“解佩梅”的選出,大多數蘭著稱其為“民國初由上海張姓選出。”《中國蘭藝三百問》的記載也是如此:“赤蕙梅‘解佩’,又名‘江皋梅’。民國初年由滬西(上海)張姓愛蘭者選出,‘解佩’一詞出于唐朝詩人楊慎的《詠蘭》詞:‘香攜滿袖,似相逢解佩,江仙散塵緣。’引此命名。”《五十年藝蘭經驗談》、吳應祥的《中國蘭花》、《乃安居藝蘭筆譚》、《江浙蘭蕙》、《蘭蕙寶鑒》等大都采用這種記載。但是我們應當注意,《中國蘭藝三百問》只對“解佩”有所解釋。那么這個“江皋梅”又該如何解釋呢? “解佩梅”的選出時間,1937年出版的《蘭華譜》有個記載:“解佩梅,本品為己未年,滬西(西上海)的名士張君所發現的名花,經培養四年始開花。”關文昌老先生編著的《夏蘭》一書將“民國時”與“己未年”1919年同時列入書中。應當說記載“解佩梅”最早的蘭著是1930年上虞馮子才的《續蘭蕙同心錄》,馮先生在這部蘭著的<芳吐九畹>中記載了這品蕙花,稱其為“江皋解佩梅”,將其列入赤蕙荷形水仙,請看:“江皋解佩梅,赤蕙荷形水仙也。民國乙卯年出上海,為張講之先生所得。分贈與惠雨亭、朱念慈二先生。余由王章友攜來。色綠,邊緊,肉厚,肩平,蠶蛾捧心,大如意舌。開花時由小漸大,佳種也。”留下一幀白描圖。《佚名蘭蕙圖譜》所記與《續蘭蕙同心錄》基本相同,文中將“張講之”記為“張講三”,恐筆誤。 “民國乙卯年”是公元1915年。選出人是上海的張講之先生。那么,《蘭華譜》記載“解佩梅”的選出時間是否是“經培養四年始開花”的時間?否則,這個1919年的時間便是一種巧合了。張講之先生,目前己不可考,但應當肯定的是,此人是當時上海的蕙花愛好者。惠雨亭、王章友此二人,我們曾在蕙花“憲梅”、“虞山梅”、春蘭“翠鶴”等處己介紹,此處從略;朱念慈此人不可考。中國近代有個很著名的朱念慈先生,他是嘉善人,當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扇面書法家,擅長于真金扇面書法,主要作品以萬字扇見長。不過這個朱念慈是1922年出生,到1930年《續蘭蕙同心錄》成書他才滿八歲,顯然對不上號。 《中國蘭藝三百問》中關于“解佩”的解釋,是有所見地的,因為楊慎的詞是《詠蘭》。歷史上關于“解佩”的故事和詩詞出處很多,至于命名者是取之何處?是很難說的,詞牌中就有個《解佩令》;元朝時還有個“朱小姬憐才解佩”的故事,朱小姬出生于蘇州,元順帝時家道沒落,賣于俞姓。后來她結識江南最有名的元末才子鄭翰卿,他寫有《傅女離魂》等雜劇十八種。朱小姬與鄭翰卿一見鍾情,朱小姬嫁與鄭翰卿,并隨之去杭州。后來俞家少爺將朱小姬劫持,朱小姬悲憤莫名,剪斷秀發,毀損服飾,表示“吾寧死而不受辱!”鄭翰卿百般救之脫險,并攜往閩中定居。當年西子湖上的友人陳伯孺特地寫詩寄給他們,其中有:“秋葉何須倩作媒,畫堂紅拂肯憐才;榮陽公子遺鞭過,湘浦佳人解佩來。”的句子。按照這個故事來解釋“解佩梅”的命名不可以嗎?我們且往后看。 宋詞中,李清照在一首<多麗.詠白菊 >詞中有一段:“漸秋闌,雪清玉瘦,向人無限依依。似愁凝、漢皋解佩,似淚灑、紈扇題詩。”這里的“漢皋解佩”指鄭交甫于楚地漢皋遇二仙女解佩相贈的故事。《列仙傳》卷上《江妃二女》中說:“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游于江漢之湄,逢鄭交甫。見而悅之,不知其神人也。謂其仆曰:‘我欲下,請其佩。’……遂手解佩與交甫。交甫悅愛而懷之中當心,趨去數十步,視佩,空懷無佩。顧二女,忽然不見。”這里面所言的“漢皋解佩”與《續蘭蕙同心錄》中所說的“江皋解佩”應該是相通的,“出游于江漢之湄”,這里的“江”與“漢”所表達的應是同義。楚地是漢水長江交匯之處。所以說“江皋解佩梅”的命稱取之《列仙傳》卷上《江妃二女》中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且《中國蘭藝三百問》的記載“赤蕙梅‘解佩’,又名‘江皋梅’。”也有個較為全面合理的解釋,避免了單獨解釋“解佩梅”而丟掉了“江皋梅”的局限性。也印證了《續蘭蕙同心錄》和《佚名蘭蕙圖譜》稱其為“江皋解佩梅”確實是有來由的。關于“解佩梅”的來龍去脈,我們先說到這里。該說說“解佩梅”的蘭品了。 “解佩梅”葉姿彎垂,呈環垂狀,葉色深綠有明顯亮光,中細葉形,有“v”形葉溝,葉稍尖長,寬可達1cm,葉長40--50cm左右,花苞剛出土時呈粉紅色,逐漸轉為綠色,有淺紅紫色筋紋,花苞前梢空頭明顯,苞衣有白邊,小蕊頭形為“五門八式”的巧種門中的“蜈蚣箝式”(也有人認為是巧種門中的“小平切式”),花葶綠而細長,葶高45cm左右,小簪長而疏朗,紫紅色,著花9--11朵,花蕾出殼時略小,隨放花幾天后瓣幅增大,外瓣呈收根放角形態,緊邊,平肩,肉厚,主瓣呈上遮狀,色澤翠綠,捧心為有名的白玉捧心,捧心略分,可見蕊柱,按照捧瓣的形態歸類,應屬蠶蛾捧心。由于小花柄紫紅色,花瓣白玉捧心,故有‘紅簪碧玉’之說。大如意舌形,舌內有紫紅斑塊。“解佩梅”勤草、勤花,繁殖力強,生長旺盛,花開馥郁,花姿挺勁美觀,多得蘭家們喜愛。現在蘭人們將其歸進梅瓣花之中,主要是以中窠的蠶蛾捧心和如意舌形認定的;《續蘭蕙同心錄》將其列入荷形水仙的依據,主要是放在外瓣的收根放角形態上,如果單從外瓣的長腳和略呈尖狀的端頭來看,這樣的歸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江蘇省靖江市“解佩梅”冠譽全國。故有靖江解佩之稱。據說靖江有上萬苗的“解佩梅”。江蘇省靖江市毓秀蘭苑陸明祥先生的《靖江解佩甲天下》一文中說:“靖江人養解佩,歷史傳奇悠久,說來話長。民國初年靖江一錢莊老板劉蓉秋以‘擔米一苗’的價格,從無錫榮氏家族換得解佩等幾個品種,可惜抗戰期間,被日本鬼子擄掠一空。所幸的是,靖江裕恒糟房老板的兒子叫劉信之(時任靖江縣體育場指導員,后為靖江縣中學體育老師)在抗戰爆發前向劉蓉秋引種了解佩等幾盆蘭花,1937年靖江被日本鬼子占領,劉信之逃難時什么也沒帶,唯獨帶走了心愛的幾盆蘭花,抗戰勝利后回靖繼續蒔養,每年冬天放人民公園溫房過冬。1965年人民公園主任劉魯平先后數次從劉信之處獲得解佩等名蘭四盆,如獲至寶,悉心培養,并在公園重點發展蘭花,文革中蘭花成為香花毒草,被紅衛兵列為破壞目標,公園將蘭花東藏西藏,解佩梅始得保存。經過數十年的發展,靖江人民公園的解佩梅數量大增,目前已近萬苗。《江蘇省志·風景園林志》中有載:‘靖江人民公園主任劉魯平專辟蘭園,收集名種,……其中解佩梅的擁有量居全國之首。1987年5月,靖江解佩首次參加在北京舉辦的中國花卉博覽會,獲優質展品獎。’同時解佩梅亦在靖江愛蘭者中廣為流傳,民間收藏量亦居全國之首,數量較多者如劉魯平有數千余苗,一般的也有數百苗,可以說在靖江凡養蘭者必擁有數盆解佩。 在靖江數千盆解佩中,亦不乏有一些形態奇特者,頗引人注目。如靖江蘭友們稱之為‘大花解佩’的,葉寬超過1cm,葉溝較淺呈“u”字形,葉架較高,葉叢較解佩雄偉,花苞水銀紅殼,上部不緊空頭達1cm多,其花較一般解佩大,然花形和解佩相似,捧心背部亦見蕊柱。又如靖江蘭友們稱之為‘垂葉解佩’的,葉幅亦較寬達1cm左右,葉姿環垂,葉溝淺,花苞上部空頭亦達1cm多,花梗剛抽葶時黑紫色,轉綠較晚,其花亦比一般解佩大,然花形亦相似,捧心背部可見蕊柱。 2000年杭州蘭展時,我市劉魯平(江蘇省蘭協副會長)送展四盆解佩,其中三盆獲獎,據說評獎時頗有爭議,大部分評委認為這四盆中只有一盆是解佩,其余三盆均不是解佩。” 陸明祥先生所說的“解佩梅”“形態奇特者”,一方面由于養植環境、草的壯弱、氣溫的高低及開花時盆中濕度不同,就會出現不同的開品;另一方面我個人認為是否有其它品種存在于此間,當然我所言的“其它品種”,并不是指新命名的那些新種,而是指傳統的老種。據說“解佩梅”目前外面就有18-20個新稱呼。據蘭友們反映近些年在蘭展上看到的“宜興梅”、“宜興蕙梅”、“荊溪梅”、“菰城梅”、“賡泉梅”、“留春”,“瑾梅”、“翠迪”、“永艷”、“永春梅”等等與“解佩梅”花品非常相似。當然,花品相似也未必就是“解佩梅”。放下“新種”我們暫且不說。 “宜興梅”應當是“仙綠”,《蘭蕙小史》:“仙綠亦名宜興梅,亦名后上海。三瓣長腳圓頭,分窠,羊角兜捧心,舌長不卷。販傭以之沖前上海梅。” “賡泉梅”又名“珍品”,沈氏父子《蘭花》:“于1930年由江蘇武進何賡泉選出,當時命名為賡泉梅;于1941年復由蘇州謝端山先生種植后復花,因其花形、容姿屬罕見品種,遂冠以‘珍品’新名;以后蘭壇曾以‘滴翠’稱呼(與清朝末年斷種‘滴翠’是同名異物)。三瓣圓頭、略有緊邊帶尖鋒、收根,軟兜蠶蛾捧,分窠,小如意舌,花葶細挺。為近代蕙蘭中稀珍品種之一。作者于1934年以來,曾培植過多盆。”也有人說此種為常州朱賡泉選出。 “瑾梅”,沈氏父子《蘭花》:“1948年由無錫蔣瑾懷先生選出。三瓣大頭、緊邊,收根細,蠶蛾捧,小圓舌。花色翠綠,花容端秀。”此種據蔣瑾懷先生介紹是去杭州拜訪諸友仁時,從簍件中得到的。 “永春梅”,《蘭蕙同心錄》:“赤蕙永春梅:丁亥新種也。產于富陽砂石山。花與元字相仿,而邊更緊。山客阿永攜來,為吳幼云太守所得,郵寄屬余贈名。余以花似元字,蓋元為春首,富陽又名富春,又為阿永尋得,故名永春。花光轉綠,肉厚質糯,佳種也。葉闊環,較一品稍狹,草四管,均鋪盆面,則花更高而神,更得矣。”據通州嚴雄飛先生介紹:“蕙花精品永春梅,產于浙江富陽砂石山。俺在一個月前分盆時,花苞從蘭土中出來一片水銀紅色。花苞特大,玉潤珠圓。歷近120年的傳統品種,又要開花了!此蕙養植中用水稍減,給肥稍多,才能苗壯現花!” “留春”出宜興,顧樹啟植,赤綠梅蕙,三瓣圓頭,軟捧,圓舌,色綠,肩平,干高。 “翠迪”,1948年冬,紹興張金生在天目山采得,由顧樹啟植,為赤轉綠梅瓣,三瓣長腳圓頭,分窠質厚糯,硬捧龍吞舌,色綠,肩平。 其他的大都選出和記載較晚,恕不一一介紹。我們之所以介紹這些老的蕙花品種,除了因為“解佩梅”抵頂現象以外,那么“靖江解佩”之中難道就不存在如上所說的這些或某個老品種嗎?陸明祥先生在《靖江解佩甲天下》一文中說的“大花解佩”、“垂葉解佩”是確實令人值得思考。我記不清哪位先生曾說過:“解佩有兩種:一種是市面上常見的,還有一種不多,當時是丁永康從常熟搞到的,后拿到南通,當時南通前者賣500元/苗,后者賣800元/苗。蕙花的學問很深,要搞懂它不容易呀!”我個人認為“解佩梅”只有一種,無論開品有何差異或相似,一個品種是變不出兩個品種或三個品種來,只能說明其它老的品種混入其中,只是沒有認真地分離出來罷了。我如此所言,并不是指用“解佩梅”故意抵頂老種那樣別有用心,更不是為另起新名而開脫。網上的陽羨蘭癡(網名)曾說過一段話:“ 隨著近幾年各地惠蘭交流的擴大,廣大蘭友認識水平的提高,也就對解佩的不同開品有了清晰的認識。不過需要注意的事,現今仍然有人在以解佩冒充其他品種騙人,實在是太不應該,認識程度不高時把品種搞錯那是可以理解也是可以原諒的,但是有些花販以低廉的價格收購解佩再以高價冒充其他品種騙人那就不可原諒了!”只是希望愛蕙的蘭人們,都能認真地搞清這個品種,為了蘭界現在,也為了將來。 日本除了《蘭華譜》以外,1992年(日本平成四年)《中國春蘭銘鑒》、1973年(日本昭和四十八年)《中國春蘭銘鑒》、1979年(日本昭和五十四年)《蕙蘭銘鑒》與《一莖九華銘花集》分別收錄了“解佩梅”這個品種。 “解佩梅”過去的苗價我們就不去說了,2003年5月份時, 每株價在500元左右,如今一年過去了,苗價己在1000元左右。當然與其他蕙花老種相比,此種己是價低的品種了。 “解佩梅”于2003年在云南大理市第十三屆中國蘭花博覽會獲金獎;2004年中國首屆蘭文化博覽會蘭花展上,江蘇無錫市陳堯祥送展的“解佩梅”獲銅獎。 《續蘭蕙同心錄》中有“江皋解佩梅”的附詩:“貌是梅花不是梅,非梅那得奪梅魁。瀟湘偏處稱王者,志潔行芳脫俗胎。”摘自《蘭花寶典》( 佚名)
|
|
若本站收錄的信息無意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謝謝! | |
求購山桃、黃櫨
求購美國紅楓
求購果石榴
求購染井吉野櫻
求購叢生紫薇
求購結香
求購金葉石菖蒲
求購斜飄羽毛楓
求購樸樹
求購剛竹
求購北海道黃楊綠籬
求購南天竹
求購金邊黃楊
求購日本晚櫻
求購金森女貞球
求購低分枝烏桕
求購叢生茶條槭
求購小葉黃楊
求購八棱海棠
求購山杏
求購叢生榔榆
求購對節白蠟
求購特選雞爪槭
求購金邊黃楊球
求購彎桿烏桕
求購斜飄樸樹
求購叢生黃連木
求購衛矛球
求購叢生烏桕
求購整理綠化用地
求購叢生紫薇
求購衛矛
求購繡球花(無盡夏)
求購紅葉石楠樹
求購紅梅
求購紫丁香
求購瓜子黃楊球
求購珍珠梅
求購棣棠
求購雞爪槭
求購叢生金葉白蠟
求購山杏
求購龜甲冬青球
求購低分枝烏桕
求購樁景紫薇
求購金邊黃楊
求購紫葉小檗
求購叢生黃櫨
求購低分枝樸樹
求購彎桿烏桕
精品垂柳、大間距
精品刺槐、平頭發
西洋鵑種植苗圃貨
西洋鵑籠子、好貨
西洋鵑小苗、四季
精品西洋鵑13杯、
西洋鵑產地、西洋
西洋鵑小杯苗子、
13杯西洋鵑地被小
70-80高大葉黃楊杯
1-2米高大葉黃楊毛
1.2米高大葉黃楊籠
1.5米高大葉黃楊地
60高大葉黃楊杯苗
陜西15公分紅葉李
陜西大葉女貞基地
陜西側柏球1.5米冠
抗旱耐澇萬年青2米
迎春批發、迎春杯
迎春批發、迎春杯
迎春、迎春小苗、
連翹批發、連翹供
連翹、連翹基地、
20-30公分金葉石菖
金葉女貞綠籬工程
大葉黃楊綠籬工程
小葉黃楊綠籬工程
密碼沙地柏、60公
1米以上金銀木、金
陜西側柏基地、高
陜西小葉黃楊批發
西安灑金柏大型基
冷季牧草綠肥青飼
榆葉梅球、重瓣榆
榆樹小苗、小榆樹
60高萬年青大杯、
50高萬年青批發基
2米高萬年青地籠子
1.8米高萬年青綠籬
1米高萬年青基地批
16杯萬年青小苗、
木春菊大杯小杯、
木春菊產地批發、
木春菊工程苗、成
四川木春菊小苗、
木春菊杯苗盆苗、
20-30公分木春菊綠
16杯木春菊大杯、
20高木春菊工程苗
12杯木春菊小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