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苗木供應信息 | 苗木求購信息 | 苗木報價 | 苗木品種 | 園林新聞 | 園林助手 | 苗木圖片 | 植物庫 | 園藝 |
“瑞梅”的出世較晚,1923年的《蘭蕙小史》、1930年的《續蘭蕙同心錄》均無載入此品。最早載入此品的蘭著是1937年日本的《蘭華譜》: “本品在原產地的中國,高居梅瓣新種中的最稀品,其珍貴高雅可知。葉姿秀逸高雅。花容色翠綠,具俊俏的厚肉糯肌,有鮮明感。花莖細高,青干中的珍品。附記:本品葉姿,花容俱勝佳。株貴價高。”留下兩幀照片,一幀全株花照:另一幀單花特寫照。 由于三十年代國內并無出版的蘭著傳世,我們眼下僅能以《蘭華譜》來進行參考了。“瑞梅”的選出時間應當在1930--1937年之間。現在大多數蘭著記載的是:1930年左右紹興棠棣劉家村的劉阿余挖得.后由蘇州謝瑞山培育.并命名為‘瑞梅’。劉阿余有人稱為劉阿裕,是當時棠棣劉家村的一位蘭農,關于他的生平記載較少。蕙花“涵碧梅”的選出人劉德林也是棠棣劉家村人,“涵碧梅”的選出時間是1918年,至少比“瑞梅”早了十二年,但劉阿裕與劉德林之間想必是知道或熟悉的。蘇州謝瑞山,我們曾簡單介紹過,春蘭“謝荷素”:外三瓣長闊,緊邊,收根放角,緊蚌殼捧,大圓舌,凈素。葶高,肩平,葉闊半垂: 綠殼梅瓣“陳留綠梅”:1928年蘇州虎丘陸順和花園選出,謝瑞山培育。 特征:外三瓣收根圓頭、緊邊。硬捧心,龍吞小舌,花形小,一字肩。葉細狹、半垂:還有蕙花“東山梅”,據說是抗日戰爭前夕由江蘇蘇州洞庭山藝蘭者選出,后轉蘇州謝瑞山栽培。《蘭苑記事》中顧樹啟曾對他有點記載:“謝瑞山,曾拜訪參觀其‘瑞梅’,‘謝氏素’,‘瑞素’等春花,而蕙花‘東山梅’、‘珍品’,未起蕊。據說1920年6月蘇州成立最早的兩家鐵機綢廠的老板,其中之一的蘇州經綢廠老板就是謝瑞山。本人無詳細考證,僅能以“據說”記載下來。 “瑞梅”葉姿斜垂,中葉斜立,邊葉半垂。葉色深綠,葉長20~25cm,最長可達30cm,葉寬0.6~0.8cm,最寬可達1cm,葉質厚硬,有亮光。有V型葉溝,靠葉腳部分較深,葉端部分略淺。葉背脈略顯凸出,葉緣有齒,葉稍尖銳。腳殼高,殼尖不抱葉腳,殼尖軟。葉芽短圓,紅紫帶綠,鋒尖細白粒一點。單株葉片較少,四、五片葉己屬壯草,但有的極發之草可達到6片。蘭人們常說,4片葉的“瑞梅”應是大草,但是4片葉的“萬字”便不能算作大草了。這也是品種之間的各自特性吧。 “瑞梅”花苞赤紫,苞尖見綠,內苞衣綠紫,筋紋赤紫,貼肉苞衣下赤上綠。花葶紫紅,由于栽培關系其花葶也有綠底紫紅暈,有人以赤梗和綠梗來區分“瑞梅”與“萬字”,單憑這一點是不確切的。蘭花各部位的色澤除了受本品種自身的資質決定以外,與栽培條件和管理方法是緊密相關的,尤其是光照和溫度對花色起了很大作用。《蘭華譜》中所記“瑞梅”“青干中的珍品。”其記載是有局限性的。蘭花特征的記載應以常規為主,少數現象只能作為補充。“瑞梅”花蕊出殼可見外三瓣有白頭,萼片短圓有白邊,緊邊,瓣質厚糯,色凈綠稍帶黃色,異地栽培偶有黃色重者,有人充黃花梅瓣,肩平,半硬蠶蛾捧,捧端的白頭上有隱紅點,如意硬舌平伸,初開花時舌端呈三角尖形,開久下垂呈小圓形,舌上有淡紫紅點,捧瓣內外有紫紅筋。花期長,繁殖快,且容易發芽、起花,易培植。 “瑞梅”下山初期非常珍貴,有7苗“萬字”方能頂上1苗“瑞梅”之說,現在恰恰相反。上世紀70年代國內日見稀少,上世紀90年代以后,返銷“瑞梅”大量涌入國內市場,這一時期所涌進的返銷“萬字”也大都是“瑞梅”。苗價一度低于百元,近年苗價上升,可達300余元。 蘭花市場上常有“瑞梅”抵頂“萬字”的現象發生。其實“瑞梅”與“萬字”的區別還是比較明顯的。“萬字”的葉芽白綠底色有淺紫暈,“瑞梅”的葉芽短圓,芽殼是綠底紫紅筋紋,殼尖紫紅色更重,新芽出殼芽尖可見白點,但白點中隱約見紫暈。“萬字”的芽殼逐漸尖長,緊包葉腳,而且呈內鉤狀,芽尖見白點,葉寬1~1.5cm,長20~28cm,葉柄緊,“萬字”的葉片明顯寬于“瑞梅”,葉質糯潤,有亮光,有行龍,葉溝淺,無明顯蘆頭,葉姿半垂。邊緣細齒密,新苗的細齒呈白綠色。其葉片的端部微向上兜,呈承露狀,株形優美,邊葉比正常葉短一半以上,呈魚肚狀,中葉似帶狀,葉型很難看出梅瓣花的性狀,“萬字”葉片背部易出現細小的黑斑。“瑞梅”葉片斜立性強,葉溝呈V型,葉面亮度、糯潤性都差于“萬字”,但“瑞梅”葉片背部沒有黑斑現象。“萬字”的花苞淺紫色,殼尖色重有綠彩,由外向內一層比一層鮮艷而彩重。子房苞衣寬大圓整,厚肉,下紫上綠,紫長筋,麻疏,有暈彩、白肉尖。花瓣綻放前小蕊白頭重,花瓣白邊明顯。花梗高出葉架,約在18cm左右,梗色白綠底淡紅色,上面一節轉白綠,莖節鮮紅。“瑞梅”脫殼苞衣為紫紅,無明顯綠彩。花莖為紫紅色,與莖節一色,高在10cm左右。“萬字”的花形較大,五瓣分窠,外三瓣圓大,大而彎的弧線流暢、緊邊、白邊明顯,收根極細,瓣端急收有尖鋒,主瓣上揚,端部略微前傾。陰開呈平肩或飛肩開,土濕稍落肩。捧瓣為厚糯的軟蠶蛾捧,光潔圓潤,色澤純正,捧端有淺紅斑。“瑞梅”的捧是半硬蠶蛾捧(或者說是不標準的蠶蛾捧),不圓潤,細看有暗筋,有的很明顯。“萬字”的舌為標準的如意舌,不下掛,舌背靠唇根紅斑密布,如意舌特厚。“瑞梅”的舌初開雖然呈三角尖狀如意舌(有人稱其刀切舌),開足后明顯下掛,有人稱為劉海舌,舌上紅點色淺。 “瑞梅”與與紅莖“十圓”頗有相似之處。粗略一看,“瑞梅”與“十圓”有很多相似之處,例如它們的葉芽、花苞、苞衣、花梗等。從花上看,兩種外三瓣緊圓,瓣端有尖鋒;五瓣分窠,捧瓣起兜,兩側萼平肩,“十圓”唇瓣為劉海舌,“瑞梅”開足后舌瓣下垂呈小圓形。但“瑞梅”與“十圓”的差別仍然很明顯:“瑞梅”葉長通長20~25cm,總體呈半直立形;“十圓”葉長25~30cm,老葉呈弓形:“瑞梅”的葉尖銳,葉片厚有光澤,“十圓”的葉尖鈍,葉片薄而無光:“瑞梅”的甲殼高,“十圓”的甲殼低:“瑞梅”的花葶大多為赤紅色,“十圓”與之相比,顯得略淡些:“瑞梅”外瓣的瓣根部分有赤味,花色有偏黃感,“十圓”綠中略泛黃味,花色還是明凈的:“瑞梅”為半硬蠶蛾兜捧,內外均有紅色條紋,捧頭上有隱紅點,“十圓”為軟蠶蛾兜捧(有人認為是觀音捧),捧瓣上端有微紅的紫暈,“十圓”的捧端比“瑞梅”捧端厚實糯潤:“瑞梅”與“十圓”舌的形態是不同的,尤其初放的“瑞梅”舌瓣呈尖三角狀,“十圓”唇瓣為標致的劉海舌等等。總之,“瑞梅”與“十圓”雖有相似之處,但其差異還是十分明顯的,尤其是中窠部分更為突出。“瑞梅”是一品非常不錯的春蘭傳統梅瓣花,目前流傳較廣,喜愛江浙春蘭老種的蘭人多有栽培。 融融女士曾有《瑞梅》詩一首,且附于后:“一品名蘭出瑞山,花容葉貌兩雙全。凌寒逐夢千秋雪,玉骨冰清韻自添。” 摘自《蘭花寶典》( 佚名)
|
|
若本站收錄的信息無意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謝謝! | |
陜西柿子樹種植基
陜西大葉黃楊球基
西安小葉女貞球大
陜西紅葉石楠球種
精品垂柳、大間距
精品刺槐、平頭發
西洋鵑種植苗圃貨
西洋鵑籠子、好貨
西洋鵑小苗、四季
精品西洋鵑13杯、
西洋鵑產地、西洋
西洋鵑小杯苗子、
13杯西洋鵑地被小
70-80高大葉黃楊杯
1-2米高大葉黃楊毛
1.2米高大葉黃楊籠
1.5米高大葉黃楊地
60高大葉黃楊杯苗
陜西15公分紅葉李
陜西大葉女貞基地
陜西側柏球1.5米冠
抗旱耐澇萬年青2米
迎春批發、迎春杯
迎春批發、迎春杯
迎春、迎春小苗、
連翹批發、連翹供
連翹、連翹基地、
20-30公分金葉石菖
金葉女貞綠籬工程
大葉黃楊綠籬工程
小葉黃楊綠籬工程
密碼沙地柏、60公
1米以上金銀木、金
陜西側柏基地、高
陜西小葉黃楊批發
西安灑金柏大型基
冷季牧草綠肥青飼
榆葉梅球、重瓣榆
榆樹小苗、小榆樹
60高萬年青大杯、
50高萬年青批發基
2米高萬年青地籠子
1.8米高萬年青綠籬
1米高萬年青基地批
16杯萬年青小苗、
木春菊大杯小杯、
木春菊產地批發、
木春菊工程苗、成
四川木春菊小苗、
木春菊杯苗盆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