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是世界珍稀瀕危鳥類,與大熊貓一樣珍貴,享有“東方寶石”的美譽。湖州市自2008年從陜西引進10只朱鹮,在德清下渚湖開展“朱鹮易地保護和浙江種群重建”項目以來,種群數量逐步上升。經過人工圈養、野外放飛、野外種群重建和自然繁育等階段,目前下渚湖朱鹮繁育基地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馴養繁殖技術和野外重建種群培育操作體系。
今年,朱鹮基地工作人員已監測到朱鹮野外筑巢14處,產卵42枚,自然孵育小朱鹮35只,自然孵育存活率83.3%;室內人工孵化成功朱鹮48只。孵化季結束后,德清朱鹮的總數量達到406只(野外種群122只,人工圈養種群284只)。
為更好地改善朱鹮種群的環境適應能力和繁衍能力,德清縣局開展種源交換、野外放飛、基因優選“三步走”工作,做好朱鹮搶救保護及繁育工作:一是做好種群種源交換,優化種群源頭。著手制定并實施“種群種源交換計劃”,今后兩年與其他朱鹮種群進行種源交換,提高群體遺傳多樣性,減少遺傳近交,避免遺傳衰退,增強德清朱鹮種群的生存能力。二是籌劃二次野外放飛,提升種群體質。2014年11月12日下渚湖朱鹮繁育基地實施朱鹮野化放飛以來,33只朱鹮回歸自然,標志著“朱鹮異地保護暨浙江種群重建項目”邁出了重要一步。目前,該縣正在積極籌劃第二次野外放飛計劃,以此提高野外種群質量,加快浙江朱鹮野外種群重建。三是加強基因優選工程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依托浙江大學國家瀕危野生動植物種質基因保護中心,加強朱鹮先天性遺傳畸形和免疫遺傳缺陷的基因研究工作,平衡圈養種群與野外種群的遺傳結構,避免有遺傳缺陷的朱鹮再次進行繁殖,造成子代的死亡和朱鹮種群的逐漸衰亡,實現浙江朱鹮種群的可持續發展。
(湖州市林業局)
公眾號 |
手機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