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嘍、嘍、嘍…..”隨著戴尚波的吆喝聲,一頭頭烏黑發亮的藏香豬從樹林、竹林中飛奔而出,歡快地舔食著地上的玉米粒。在天臺縣洪疇鎮大二村仁團崗頭,這樣的場景一日兩次,定時再現。
“春節前能出欄的都賣了,現在主要是能繁母豬。再過十天半月,起碼增加小豬崽100多只。”戴尚波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2022年6月,為了照顧家里的老人,在廣西經商的戴尚波決定返鄉創業,多方考察后在仁團崗頭承包了部分山林,走上了生態養殖之路。藏香豬是放養小型豬,野外生存能力較強,主要喂食農副產品邊角料、玉米、紅薯、南瓜等物,并吃食林中的野果野草,肉中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含量很高,享有“人參豬”等美譽。仁團崗頭遠離村莊,灌木叢生,正是養殖藏香豬的好地方。母豬一胎6頭左右,一年兩胎,最多時存欄量300多頭。藏香豬圈粉無數,毛豬市場價30元/斤左右。
藏香豬滿山跑,會不會丟失.戴尚波指了指旁邊橫亙著的細鐵絲,這是12伏的低壓電網。剛開始時,豬崽們都想跑出去,但吃了幾次虧后,就乖乖地再也不越雷池半步了。另外,母豬產崽時會自行找個窩,6-7天后,就會帶著小豬崽“嗷嗷嗷”過來吃食,一點都不用費心。
天臺縣是“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區縣。近年來,該縣充分挖掘林地資源豐富的優勢,鼓勵農民發展“山上種樹—樹下養殖—禽糞育樹”的林業循環新模式,做實“土特產”文章,走上“不離鄉能就業、不砍樹能致富”的發展之路。目前,全縣已形成林下養雞、養鴨、養鵝、養小狗牛等多種林下生態養殖模式,推動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蝶變,助力增收致富。
對此,戴尚波有著切身的感受,林下養殖后,樹木生長的速度快了、樹干粗了、個子高了、枝葉茂了。他還在山下承包20多畝土地,讓多余的豬糞有了用武之地。現在,他計劃擴大規模,增養山羊、放山雞,從養殖1.0版本邁向養殖2.0版本。
(天臺縣林業局)
公眾號 |
手機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