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浙江新聞客戶端通訊員 毛武瑛 樂最康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舟山市生態環境局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定海分局組織相關專家、生態環境執法人員,以及省內外媒體等一行前往舟山市的“海鳥天堂”五峙山列島,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活動。
船行約40分鐘,至五峙山列島海鳥主棲息地之一的饅頭山。繞著海島鳴叫飛翔的成群海鳥震撼了每個人的心。五月,正是夏候海鳥開始逐漸上島安家的時候,且都是上千只“組團”過來。
“這期間的守護是最重要的,同時也要觀察島上生態環境變化,是否有人為干預破壞等。”相關專家表示,這些海鳥上島是為了繁殖后代,延續物種的新生命。
據了解,五峙山列島位于舟山本島西北7公里外的灰鱉洋海域。整個列島總面積20.1公頃,海岸線總長5.4公里,由大、小五峙山、饅頭山、老鼠山等7個形態各異的島嶼組成。其中,龍洞山,饅頭山,鴉鵲山3個島嶼每年吸引數以萬計的水鳥到此停歇、棲息和繁殖。
生物多樣性是指地球動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種類的豐富程度。經過多年的保護,到五峙山列島停歇、棲息和繁殖的水鳥逐年增加,數量從1986年的幾百只增加到現在的1萬余只。
2017年,有關專家在島上記錄拍攝到各類水鳥48種,分屬7目10科,其中留鳥9種,夏候鳥18種,冬候鳥19種,過境鳥2種。其中還有中國最珍稀鳥類中華鳳頭燕鷗、全球瀕危物種黑臉琵鷺、世界性受脅物種黃嘴白鷺等在此“扎營”。
“2008年夏天,我發現10多只中華鳳頭燕鷗,現在阿拉鳥島上已有50來只成幼鳥了。據說這個品種的海鳥全球只有100來只。”守護了30多年“鳥島”,今年已70歲的王忠德堅定地說道,一定要保護好這里,不能放松,說不定以后還會發現更多的珍惜海鳥。
生物多樣性保護是資源保護的重要內容。如今的五峙山列島不僅是海鳥的“樂園”,更成為全國三大鳥類保護區之一,并已列入了中國重要鳥區名單。
(原標題《護好五峙山列島 守住海鳥“樂園”》,原作者陳斌娜、黃最惠。編輯黃寧璐)
公眾號 |
手機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