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臺縣共有竹林16多萬畝,主要分布在石梁鎮、三州鄉、泳溪鄉、雷峰鄉等地。站在山巔,望眼望去,山連著山,竹挨著竹,竹海翻涌,綠浪起伏。天臺縣林業局鼓勵并支持村民靠山吃山,做大毛竹產業,延伸產業鏈,走上致富路。
冬筍線上銷售。冬筍是天臺“山珍”之一,素有“鮮掉眉毛”的美譽。入冬以來,山區村民就起早摸黑上山采挖冬筍。同時,全力打造數字化平臺,開展“紅色村播”活動,鼓勵網紅直播帶貨,力促冬筍走出深山走向全國。經驗足、手腳快、力氣大的村民一天能掙上千元。
春筍精制罐頭。春暖花開,雨后春筍鉆地而出,必須搶抓時間采挖,而且要及時售賣。天臺縣及時聯系各地竹筍加工企業,拓展竹筍銷量。通過蒸煮、晾曬等方法,腌制特色筍干,延長竹筍保質期。同時,村民自發利用各地集市日,上街設攤,也讓廣大市民品嘗新鮮竹筍的美味。
竹材拓展用途。由于鑄鐵等緊固件的推廣使用,毛竹在建筑工地搭建腳手架的用途受到嚴重沖擊,用量斷崖式下降。另外,塑料制品盛行,竹制用品減少。天臺縣積極考察臨安、安吉、余杭、德清等竹產品企業,學習先進經驗,鼓勵到天臺投資辦廠,堅持以竹代塑,打開竹筷子、竹餐具、竹家具、竹地板、竹工藝品等制作和銷售渠道。通過“企業+園區+合作社+農戶”模式,做大竹產業,實現循環發展。
竹枝物盡其用。竹枝是毛竹利用后的廢料,山區村民一般作為柴火予以使用。天臺縣有關鄉鎮街道、村集體積極聯系各級環衛部門,動員村民制作掃帚等環衛用品,定期供應,價格優惠,以求“雙贏”;或者因地制宜,制作竹籬笆,美化環境。石梁鎮跡溪村恢復古法原竹造紙工藝,讓游客沉浸式參與,樂在其中。
(天臺縣林業局)
公眾號 |
手機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