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在植樹節到來之際,象山各地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人們揮鍬鏟土、植苗填坑,掀起植樹造林熱潮。最新數據顯示,過去一年,象山縣森林覆蓋率從44.47%提升至45.13%,森林面積達到95.78萬畝,這片朝氣蓬勃的山海福地更加山青水綠了。
近年來,象山縣以林長制改革為總抓手,全力做好“守綠、增綠、用綠、活綠、護綠”五篇文章,著力推進千萬畝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美麗林相、“一村萬樹”示范村建設及古樹名木保護修復等建設工程,在森林資源保護與生態價值轉化中蹚出新路,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發展的綠色答卷。
用制度創新織密森林濕地資源“保障網”。通過“績效考評、數字督辦、協同共治”三大機制的建立,一套完善的林長制責任體系正在象山縣高效運行,既有懲戒問責的機制倒逼,也有正向激勵的創新實驗,充分調動起基層參與資源保護積極性。以數字化改革激活生態治理,創新“古樹林長”共同巡林模式,全面提升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效能。
植樹造林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業。2024年,全縣完成千萬畝森林質量精準提升9259畝、退化林修復2510畝,年度任務完成率分別達110%、125%。象山在科學增綠的同時,還在森林質量的精準提升上下足功夫,以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森林增匯、森林生態保護等重點工作的扎實推進,厚植綠色發展底色。同時,在全縣范圍內廣泛發動開展“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活動,愛綠、植綠、護綠成為市民的自覺行動,折合盡責義務植樹36萬余株,東陳鄉樟岙村還被認定為省級“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
森林濕地是寶庫,2024年,象山深入推進森林濕地資源管護體系建設,通過強化公益林管理、嚴格森林資源監管、實施生態修復工程等舉措,切實筑牢森林濕地生態安全“防火墻”。同時,相關部門始終保持嚴厲打擊盜伐林木、毀林開墾等破壞森林濕地資源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森林督查違法圖斑數量顯著減少,資源破壞行為得到了有效遏制。林草濕普查工作全面完成,數據顯示林地、森林面積實現雙增長,全縣森林家底更加厚實。此外,互花米草防治攻堅硬仗實現“三年任務、兩年完成”,累計除治4.75萬畝,同步推進西滬濕地等生態項目規劃,未來既要搞生態保護,還要玩轉“濕地+文旅”新模式。通過系統性生態治理,全縣森林濕地資源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實現協同推進,為區域生態安全奠定堅實基礎。
以實干為筆、以綠意為墨,為子孫后代守護和構建一片山清水秀、生態良好的生存發展空間。今年,象山將從制度改革與資源保護雙向發力,加速構建現代化林業治理體系,繼續在美麗林相提升優化、濕地保護修復、互花米草除治管護等方面持續發力,全面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象山縣林業局)
公眾號 |
手機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