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擦亮臨安生態底色,日前,臨安區委書記、區總林長楊國正,區委副書記、區長、區總林長楊澤偉共同簽發臨安區2025年第1號總林長令——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推進林業強村富民。
一、提高政治站位、健全運行機制
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改革實踐。全區上下要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林改“四問”,圍繞“打造臨安特色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現代林業發展路子、發揮林業在共同富裕示范區中的突出作用、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先行示范”三大發展目標,縱深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各級林長要切實帶頭履職盡責,發揮林長在推動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生態保護修復、林業“土特產”發展、林業災害防控、林地巡查監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形成牽頭抓總、統籌協調、攻堅破難、督促落實的治理格局。
二、聚焦重點任務、強化系統推進
貫徹落實全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推進林業強村富民實施方案》,不斷細化改革舉措。深入推進“一股份兩平臺”建設,推行以股份合作為主導的林地經營權流轉,建立村級林業股份合作社,搭建林權流轉共富平臺和林權流轉交易平臺,強化利益聯接機制,推動林業適度規模經營。強化林業標準地建設,重塑林業用地“雙向供給”模式,吸引社會資本“上山入林”。打造“共享林事”服務品牌,圍繞林業生產、經營、管理及保護各個環節,建設區域性林事服務中心。持續推進林權抵押貸款、林業政策性保險等金融保險服務。加快國有林場改革,扎實推進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
發揮森林多種功能,推動森林“水庫、錢庫、糧庫、碳庫”聯動發展,建設一批林業共富園區和林業共富工坊。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大會為契機全面展示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保護成果,以“一廊三圈十八景”全域景區建設為載體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加快森林康養目的地建設。強化建設項目用林要素保障,探索補充林地責任指標認購和項目化運營機制,推進林地占補平衡管理。全面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切實抓好森林防火和松材線蟲病防治。圍繞資源鏈、產業鏈、加工鏈、創新鏈、消費鏈,加快山核桃、天目雷筍、香榧等土特產品牌建設,落實“以竹代塑+”行動計劃,不斷推動山林經濟發展。
(臨安區林業局)
公眾號 |
手機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