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苗木供應信息 | 苗木求購信息 | 苗木報價 | 苗木品種 | 園林新聞 | 園林助手 | 苗木圖片 | 植物庫 | 園藝 |
農辦漁[2006]4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漁業主管廳(局): 為貫徹落實《農業部關于實施“九大行動”的意見》(農發[2006]2號)精神,確保水產養殖業增長方式轉變行動各項措施取得實效,我部制定了《水產養殖業增長方式轉變行動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按照工作部署,結合本地實際,做好組織實施。 農業部辦公廳 二〇〇六年三月三日水產養殖業增長方式轉變行動實施方案 按照我部《畜牧水產業增長方式轉變行動方案》的總體要求,結合我國水產養殖業發展形勢、特點和“十一五”水產養殖業發展的要求,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強化水產科技服務和管理體系建設為支撐,以提高資源利用率、改善生態環境、提供優質安全水產養殖產品、促進漁(農)民增收為目標,以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區創建,以及縣級水生動物防疫站和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建設為載體,大力倡導、推廣水產健康養殖方式,引領我國水產養殖業發展轉變觀念、創新模式、挖掘潛力、提高質量,推進水產養殖業從追求數量向數量與質量、效益和生態并重的增長方式轉變。 二、工作目標 針對當前我國水產養殖業存在的資源利用不合理、病害頻發、產品質量不高、良種化水平低等突出問題,初步提出三個轉變方向。一是推行水產健康養殖方式,從有一定工作基礎的地區入手,總結經驗、樹立典型,創辦試點、探索方向,提高水產養殖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能力,促進水產養殖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方向轉變。二是推廣水產良種和漁業科技,在完善國家原良種體系建設的基礎上,創新工作思路,加大對水產良種的推廣、扶持力度,提高水產苗種自主創新和選種保種能力;做好漁業科技入戶,普及科技知識,提高漁民利用先進科技增產增收的能力,促進水產養殖向效益型增長方式轉變。三是實施水產養殖生產全程的質量監控,在對養殖漁民提供健康養殖技術服務的基礎上,通過對養殖生產過程中苗種、漁藥、飼料等投入品和產品質量的監管,強化水產養殖技術推廣、病害測報等公益服務職能,提高水產養殖生產過程質量監管能力,促進水產養殖業發展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 2006年重點創建130個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區,其中主要包括100個水產生態養殖示范區(場)、20個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示范縣和10個水產養殖病害預防示范區,結合農業部為漁(農)民辦實事工作,為示范區內養殖戶提供病害防治、安全用藥等水產健康養殖技術培訓,培育1萬個水產健康養殖示范戶,輻射帶動10萬戶養殖漁民,覆蓋養殖水面500萬畝。 三、主要內容和實施步驟 (一)水產健康養殖示范 1、創建100個農業部水產生態養殖示范區(場) 內容:在做好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的基礎上,以發展生態、標準化水產養殖為重點,推廣魚、貝、藻生態互補的立體養殖方式,加快改造傳統老化池塘和水處理設施,提高水體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合理開發利用資源,改善、修復養殖環境。2006年創建100個農業部水產生態養殖示范區(場)。 實施步驟:3月公布示范區(場)的基本條件(見附件1);3-4月組織申報、審核和公布名單;4-10月結合為漁民辦實事,在示范區(場)內組織開展養殖技術和科學用藥知識培訓,進行水質監測、病害監測和用藥指導等技術服務;11-12月組織對示范區(場)進行考核驗收,評選確定并公布100個示范區(場)名單。 職責分工:漁業局養殖處、資源與環保處負責。 2、創建20個農業部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示范縣 內容:在內陸湖泊、水庫和近海、灘涂等重點水域灘涂養殖資源和養殖容量調查基礎上,加強對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的分類指導和示范,頒布實施當地養殖水域灘涂規劃,規范和優化養殖布局;進一步推進養殖證核發工作,強化養殖證制度建設,落實水域灘涂養殖使用權,充分挖掘養殖證的功能潛力,切實保護好養殖漁民合法權益。2006年建立20個農業部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示范縣。 實施步驟:3月公布示范縣的基本條件(見附件2);3—4月組織申報、審核和公布名單;7—8月由有關省對示范縣的工作進行檢查,將有關情況報農業部漁業局;11月各示范縣提交示范工作總結材料,農業部漁業局組織對各縣情況進行考核驗收,評選確定示范縣;12月正式公布首批示范縣名單。 責任分工:漁業局養殖處負責。 3、創建10個農業部水產養殖病害預防示范區 內容:通過開展生態預防技術示范,推廣水產養殖病害預防的有效方法,減少養殖生產的化學藥物使用,提高養殖水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開展免疫預防試點,探索水產養殖病害預防的新途徑。2006年的主要任務: (1)建立10個農業部水產養殖病害預防示范區。 (2)在示范區內選擇50個池塘養殖戶開展微生態制劑技術應用示范。 (3)在江西、廣東等地各選擇20口草魚池塘開展草魚免疫預防試點。 實施步驟:3月公布示范區的基本條件(見附件3);3-4月組織申報、審核和公布名單,通過各地推薦,確定50個養殖池塘戶作為微生態制劑示范點,江西、廣東省各選擇確定20口草魚池塘作為免疫預防試點(其中10口為平行對照);3月份后各相關省制定微生態制劑預防示范和草魚免疫試驗的方案并開始實施;4-10月在各示范區加強魚病高發期病害監測;12月各示范區和試點單位開展工作總結,組織考核驗收,正式公布10個示范區名單和總結宣傳示范效果。 職責分工:漁業局養殖處、科技處負責。 4.建立5個工廠化循環水養殖試點場 內容:在條件適宜、工廠化養殖發展較快的地區,通過政策傾斜和技術服務,對水處理設施進行改造,總結經驗,提出技改方案,初步構建節能環保的典型。2006年在天津、河北、遼寧、福建、山東省(市)選擇5個養殖場,開展首批循環水養殖生產試點。 實施步驟:3月提出循環水養殖試點場的基本條件(見附件4);3-4月申報,組織科研專家對現有循環水養殖模式進行篩選后確定5家試點企業;4-10月對試點企業生產進行指導;11-12月組織考核驗收并公布名單。 職責分工:漁業局養殖處、科技處負責。 5.推廣水產配合飼料 內容:積極引導養殖生產者使用配合飼料,推廣科學的給飼技術,擴大配合飼料使用范圍,逐步改變部分養殖種類直接投喂冰鮮餌料的狀況。2006年重點在130個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區內開展水產健康養殖技術培訓,推廣使用優質配合飼料。 實施步驟:4-10月開展科學投飼為主要內容的水產健康養殖技術培訓,組織開展飼料魚配套養殖技術方案研究及其相應的養殖模式篩選等工作。 職責分工:漁業局養殖處負責。 (二)水產良種和漁業科技推廣 1.加快推動水產良種體系建設 內容:根據漁業良種工程二期建設規劃,適當結合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區的創建,以區域性重點養殖品種原良種場建設為重點,完善國家原良種體系建設。實施漁業種質資源保護項目,支持現有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開展原種采集、整理、保存和良種選育工作。推動我國主要水產養殖品種的自主選育和品種創新。創新原良種場管理機制,提高良種繁育能力。積極爭取國家和地方的財政支持,鼓勵優良水產苗種的引進、推廣和使用。2006年的主要任務: (1)建設一批水產原良種場和遺傳育種中心。 (2)實施漁業種質資源保護項目。 (3)選擇1-2個品種,研究確定我國自主選育和品種創新工作的思路和技術路線。 (4)開展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運行機制調研,探討水產良種補貼方法。 實施步驟:3月下達水產原良種場基建項目投資指南;7月底前完成批復;11月底前下達投資計劃。1-2月制定下發漁業種質資源保護項目申報指南;3-5月組織項目評審并下達項目計劃;6-10月組織項目實施,加強項目的監督管理;11-12月項目總結。 6-10月開展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運行機制調研,提出項目投資和管理新思路,組織召開一次水產養殖品種自主創新研討會,確定技術路線和管理方案;7月研究提出水產良種補貼試點方案,確定補貼途徑和實施方式。 責任分工:水產原良種場基建項目由發展計劃司行業發展二處和漁業局計劃處、養殖處負責;漁業種質資源保護項目由財務司專項資金處和漁業局計劃處、養殖處負責;其余工作由漁業局計劃處、養殖處、科技處負責。 2.漁業科技入戶 內容:圍繞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以廣東等11個漁業大省為重點,組織廣大技術指導員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做到技術服務到池、技術成果到戶、技術要領到位,實現漁業科技人員與示范戶“零距離”接觸。2006年的主要任務: (1)重點推廣中國對蝦、羅非魚、建鯉3個主導品種和水質調控、無公害養殖2項主推技術。 (2)培育5000個漁業科技示范戶,示范戶先進實用技術入戶率和到位率達到90%以上,示范戶養殖收入比上年提高10%以上。 實施步驟:1-3月籌備階段,篩選確定試點縣、組建專家組、遴選示范戶、確定技術指導單位和技術指導員,建立各省(縣)科技入戶示范信息網絡,制定各省科技入戶工程實施方案、編制技術指導方案、技術資料和舉行啟動儀式;4-10月入戶指導階段,3月下旬和6月下旬分別開始漁業科技入戶春季行動和夏季行動,由南往北開展巡回檢查、指導和相關調研;4-10月組織科技人員入戶指導和培訓;10-12月總結階段,各省通過開展現場測產、驗收等形式,對漁業科技入戶工作進行總結。 職責分工:漁業局科技處負責。 (三)養殖生產全程的質量監控 1、水產苗種和配合飼料質量檢查 內容:落實水產苗種生產許可制度,規范苗種生產與管理,以130個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區為重點,加強苗種質量檢驗和產地檢疫,推動水產苗種管理執法,推進苗種質量的提高。定期開展水產配合飼料質量抽檢,公布抽檢結果,引導市場良性發展。2006年的主要任務: (1)開展一次水產苗種專項整治活動。 (2)開展對重點飼料企業的水產配合飼料質量抽檢。 實施步驟:2月制定水產苗種專項整治活動具體要求;3-5月組織開展水產苗種專項整治活動,重點檢查苗種場生產許可證、生產銷售記錄、用藥記錄和苗種質量,集中打擊含禁用藥、帶病毒和劣質苗種;5月組織一次對重點飼料企業的水產配合飼料的質量抽檢活動。 職責分工:水產苗種專項整治活動由漁業局市場處、養殖處和漁政指揮中心指揮處負責;飼料抽檢由畜牧司飼料處負責。 2、養殖水產品藥殘監控 內容:對主要養殖品種進行孔雀石綠、氯霉素等禁用藥殘檢測,公布檢測結果。實行產品追溯制度,對超標樣本進行后續督查,指導整改。2006年的主要任務: (1)選擇對蝦、大黃魚、河蟹、羅非魚等主要養殖品種在養殖過程中開展氯霉素、孔雀石綠、己烯雌酚和硝基呋喃藥物殘留檢測。 (2)在北京、天津等8城市市場上開展水產品中氯霉素和孔雀石綠殘留例行監測。 實施步驟:3月下發2006年度藥殘監控計劃,并召開工作部署會議;養殖過程抽檢在4-9月份的養殖用藥高峰期間開展;8城市水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分5次進行,分別在1、4、7、9、11月份開展。 職責分工:漁業局市場處、市場司質監處負責。 3、健全水產養殖病害測報網絡 內容:落實國家水生動物保護工程二期建設規劃,適當結合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區建設,重點改善縣級水生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基礎設施條件,加強水產養殖病害監測網絡的軟硬件建設,提高病害監報的整體水平。2006年的主要任務: (1)建設和完善縣級水生動物防疫站100-150個。 (2)修改完善《水產養殖動植物病情測報工作規范》。 實施步驟:2-5月組織縣級水生動物防疫站項目申報工作,7月底前完成批復,11月底前下達投資計劃;6月發布新修訂的《水產養殖動植物病情測報工作規范》;12月宣傳總結。 職責分工:項目建設由發展計劃司行業二處和漁業局計劃處、養殖處負責;病害測報由漁業局養殖處負責。 4、重大水生動物疫病專項監測試點 內容:開展重大水生動物疫病專項監測,逐步開展疫病流行病學調查與實驗室監測,分析評估疫病發生發展趨勢,科學指導重大水生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建立完善各級《水生動物疫病應急預案》,提高水生動物疫病防控能力。2006年的主要任務: (1)繼續開展鯉春病毒病和對蝦白斑病專項監測,監測范圍擴大到鯉科魚類和對蝦養殖主產區,并啟動流行病學調查。 (2)宣傳農業部《水生動物疫病應急預案》,指導地方應急預案的編寫。 實施步驟:3月召開2005年鯉春病毒病和對蝦白斑病專項監測成果匯報會,部署2006年重大水生動物疫病專項監測工作;3月召開漁業主產區省級《水生動物疫病應急預案》編寫座談會,推進各地應急預案編寫出臺;12月份總結鯉春病毒病和對蝦白斑病專項監測成果。 職責分工:漁業局養殖處負責。 5.建立漁業水域污染、生態災害應急反應機制 內容:跟蹤監測重大污染事故、赤潮災害等發生和變化情況,及時發布公告,加強水產品安全質量檢測,防止受污染水產品上市,積極采取工程、生物、技術措施降低污染和災害造成的損失。加強貝類養殖水域和主產區養殖環境質量監測評價工作。2006年重點加強對松花江水污染等重大事故江段、主要江河湖泊及周邊養殖水域環境的質量監測和水生生物重金屬、有毒有害物質殘留檢測,及時發布信息,提出對策措施。 實施步驟:3月組織部署全國漁業生態環境監測工作;4-6月完成松花江、北江受污染江段和養殖水域的環境監測和水產品檢測的初步評估;7-12月就兩個污染事故對水產品質量安全和水域生態環境的影響提出科學的依據,并提出整治建議。對突發的重大漁業污染事故,依據《漁業水域污染事故調查處理程序規定》等有關規定,組織上市水產品質量檢測,對污染狀況進行跟蹤監測評價。 職責分工:漁業局資源環保處負責。 四、工作要求 (一)各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充分認識水產養殖業增長方式轉變行動的重要意義,統一思想,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十一五”水產養殖業發展,促進漁業發展由擴大規模、追求產量、浪費資源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態、優質、安全、高效的集約型增長方式轉變。 (二)各省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要根據我部的統一部署,結合本地區水產養殖業發展實際情況,特別是要依托本地的資源優勢,著重從解決當地水產養殖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入手,從多為漁農民辦實事、辦好事,解決養殖漁民最關心的難點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方案要有明確的目標、任務、進度和保障措施,并于3月31日前報農業部漁業局。 (三)各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充分調動水產技術推廣、科研、教學機構力量和養殖生產、加工、飼料、漁藥等企業的積極性開展工作。各地要成立由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一把手負總責、主管領導具體抓落實的工作機制,明確職責,各項工作分解到位,落實工作責任制,層層抓落實。各級水產技術推廣站、病害防治站要面向養殖生產者,普及水產養殖健康養殖知識,加強病害防治測報工作,推廣先進、生態、健康養殖技術,提高公益性服務水平。科研、教學單位要積極參與漁業的科技創新活動,推進水產養殖科技成果轉化,讓實用水產健康養殖技術進村入戶,提升水產養殖業綜合素質。 (四)各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要按照我部的統一部署,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穩步推進轉變行動的各項工作。要注意總結經驗,樹立榜樣,發揮宣傳示范帶動的作用,提高行動的輻射效應;要加強對行動實施的監督指導,深入養殖生產第一線,認真分析情況,研究發展規律,把握發展形勢,創新工作思路;要在對現有資源和要素整合的基礎上,積極爭取政府和相關單位的支持,加強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力度,集中力量,推進水產養殖業增長方式轉變行動的順利實施。 附件1.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區[水產生態養殖示范區(場)]申報須知 2.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區(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示范縣)申報須知 3.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區(水產養殖病害預防示范區)申報須知 4.農業部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生產試點場申報須知( 佚名)
|
|
若本站收錄的信息無意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謝謝! | |
求購山桃、黃櫨
求購美國紅楓
求購果石榴
求購染井吉野櫻
求購叢生紫薇
求購結香
求購金葉石菖蒲
求購斜飄羽毛楓
求購樸樹
求購剛竹
求購北海道黃楊綠籬
求購南天竹
求購金邊黃楊
求購日本晚櫻
求購金森女貞球
求購低分枝烏桕
求購叢生茶條槭
求購小葉黃楊
求購八棱海棠
求購山杏
求購叢生榔榆
求購對節白蠟
求購特選雞爪槭
求購金邊黃楊球
求購彎桿烏桕
求購斜飄樸樹
求購叢生黃連木
求購衛矛球
求購叢生烏桕
求購整理綠化用地
求購叢生紫薇
求購衛矛
求購繡球花(無盡夏)
求購紅葉石楠樹
求購紅梅
求購紫丁香
求購瓜子黃楊球
求購珍珠梅
求購棣棠
求購雞爪槭
求購叢生金葉白蠟
求購山杏
求購龜甲冬青球
求購低分枝烏桕
求購樁景紫薇
求購金邊黃楊
求購紫葉小檗
求購叢生黃櫨
求購低分枝樸樹
求購彎桿烏桕
精品垂柳、大間距
精品刺槐、平頭發
西洋鵑種植苗圃貨
西洋鵑籠子、好貨
西洋鵑小苗、四季
精品西洋鵑13杯、
西洋鵑產地、西洋
西洋鵑小杯苗子、
13杯西洋鵑地被小
70-80高大葉黃楊杯
1-2米高大葉黃楊毛
1.2米高大葉黃楊籠
1.5米高大葉黃楊地
60高大葉黃楊杯苗
陜西15公分紅葉李
陜西大葉女貞基地
陜西側柏球1.5米冠
抗旱耐澇萬年青2米
迎春批發、迎春杯
迎春批發、迎春杯
迎春、迎春小苗、
連翹批發、連翹供
連翹、連翹基地、
20-30公分金葉石菖
金葉女貞綠籬工程
大葉黃楊綠籬工程
小葉黃楊綠籬工程
密碼沙地柏、60公
1米以上金銀木、金
陜西側柏基地、高
陜西小葉黃楊批發
西安灑金柏大型基
冷季牧草綠肥青飼
榆葉梅球、重瓣榆
榆樹小苗、小榆樹
60高萬年青大杯、
50高萬年青批發基
2米高萬年青地籠子
1.8米高萬年青綠籬
1米高萬年青基地批
16杯萬年青小苗、
木春菊大杯小杯、
木春菊產地批發、
木春菊工程苗、成
四川木春菊小苗、
木春菊杯苗盆苗、
20-30公分木春菊綠
16杯木春菊大杯、
20高木春菊工程苗
12杯木春菊小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