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苗木供應信息 | 苗木求購信息 | 苗木報價 | 苗木品種 | 園林新聞 | 園林助手 | 苗木圖片 | 植物庫 | 園藝 |
“三秋”過后,入冬之前,各地總要修建一大批食用菌大棚用于今冬至明年的生產。從往年的生產情況來看,同時修建的菇棚,其用于食用菌生產的效果卻參差不齊,甚至大相徑庭。據調研分析,個中原因除去棚墻質地、厚度和棚頂的傾斜度、塑膜的質量以及草苫等覆蓋物等物質因素外,與其使用者對栽培環境各因素的認識以及對各因素的協調手段乃至能力等,具有非常直接的關系。食用菌栽培生產,是各種條件包括基料、菇棚、水分、菌種等物質因素配合溫度、氧氣、光照等可調控管理因素共同作用而完成的,人工栽培管理的真正含義應該以后者為重;物質因素與管理因素各項細分條件之間聯系密切,相互作用,交互影響,形成一種“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網絡"關系,不予協調或協調不好其內部關系,很難或無法達到栽培生產的設計目的。只有根據食用菌品種的生物特性,并根據其不同生長階段,嚴格調控各種環境因素,才可能充分發揮大棚在食用菌生產上的優勢效應,從而達到高產、優質、高效的生產目的。 菇棚的建造形式及其用途 根據現有食用菌品種的生產及其模式,目前一般有圓頂大拱棚、斜面棚、仿冬暖式大棚、冬暖大棚等,除大拱棚外,其它幾種形式又有半地下及地平面兩種,即使半地下棚也因下挖深度的不一而不同。受建造成本、栽培方式、栽培品種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山東各地以斜面棚和仿冬暖式兩種為主。所謂用途,并非指某種大棚只能用于栽培某種食用菌,而是說某個或某類食用菌品種較適合。如大拱棚,以栽培真姬菇為主,同樣可用于初冬季節以前的平菇和阿魏菇、杏鮑菇、雞腿菇栽培。真姬菇于10月~11月出菇,不再進行管理,而大拱棚具有投資省、建造快、用后即可拆除等特點,恰好能結合真姬菇的生產特點;而在該時間段內,其它品種則不能完成出菇即進入低溫季節,由于大拱棚高、寬、大和無墻等特點,故不易升溫和保溫,因此,對其它品種而言,只能說可以栽培,而不能說可行,更談不上適宜。又如地下或半地下大棚,相對地面大棚而言,其棚內二氧化碳濃度偏高,但保濕性較好,這一特點剛好適合雞腿菇等易老化品種,但對耐二氧化碳能力差的草菇、猴頭菇則不適合。如對該類大棚加以改造,增加相應的通風換氣功能,則可栽培幾乎所有品種。仿冬暖式大棚,較之斜面棚,用于栽培的時間可向低溫方向延伸,如一般斜面棚進入11月份時,溫度急劇下降,一般菇類很難現蕾,而仿冬暖式大棚內則仍可保持較高溫度,除高溫品種如草菇、雙環菇外,其它中溫型品種可照舊出菇。但如進入12月份,能夠正常出菇的恐怕只有冬暖式大棚了,但由于建造成本高等原因,眼下少有采用者。考慮我國加入WTO后國際市場對我食用菌產品的需量劇增等原因,我們的食用菌將大面積實施周年化生產,屆時,冬暖式大棚將會全面開花;因此,作為方向性的問題,筆者于此提出自己的觀點,供各地朋友參考。 菇棚的基本結構 1.大拱棚 無墻體,全支架,全覆塑膜及草苫。一般面積為200平方米左右,竹木結構約需1000元左右,全部材料可用2年~3年,折舊成本只要數百元。考慮11月份的溫度下降,也可建半墻式,即四周墻體建高50厘米左右;使棚為東西向,不須設通風孔等,只留一進出口,必要時掀膜通風即可。 2.斜面棚 東西向,四面土墻,上架竹竿類,覆膜即成。半地下結構時將挖出的土直接碼垛至北沿,即成一自然斜坡;地平面建棚需打土墻,南高約80厘米左右,東西兩山墻亦用土墻,其中一頭留進 出口,棚頂覆草苫、秸稈類遮蔭保溫,根據生產季節及栽培品種靈活掌握。該斜面棚一般面積在200平方米左右,修建成本約2000元左右。 3.仿冬暖式大棚 東西向建造,三面或四面土墻,墻體厚0.5米~1米不等,棚中設1~2排立柱,將架桿縛牢且使棚面略成拱形,以更好地接受陽光。該棚內空間較大,一般南邊高約1.5米左右。進入操作時基本不受限制,北邊高2米以上;由于空間寬大,保溫性、通氣性較好,但建造成本亦高,一般200平方米大棚約投資4000元左右。 4.冬暖式大棚 該棚同蔬菜大棚(日光棚室),嚴冬季節最低棚溫可保持在10℃以上,對于中溫型食用菌的出菇十分有利,尤其適宜進行高檔珍稀菇類的生產,是食用菌生產的發展方向,但由于投資較高,一般需6000元左右,目前生產上采用較少。 棚溫的調控 大棚內的溫度有著季節性周期變化和明顯的日變化特征,主要表現為:a、隨外界氣溫的變化而變化;b、隨太陽的不同高度而變化;c、晝高夜低。因此日常管理應根據季節及每天的不同時間段予以具體實施,其中,又因棚體結構及其材料各異,管理上又有所不同,各地菇農朋友應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實施管理,本文只就一般化問題予以討論。 棚溫的季節性變化,首先應通過調整棚頂覆蓋物的厚度予以調控。如進入低溫季節后,加厚覆蓋物,隨著氣溫的繼續下降,可采用二膜夾一苫、雙膜雙苫等措施,氣溫低于-13℃時,除中午時分卷草苫透進陽光外,可臨時采取火爐升溫的方法。這里請注意一點:一般食用菌品種不喜過強的光線,因升溫而卷苫時,強光進入棚內,輕則使子實體發育嚴重受阻,重者形成灼傷導致死亡,有效的防止措施是在棚內頂部拉一層遮陽網,對某些不喜光的品種如雙孢菇、姬松茸等,可將遮陽網改為黑塑膜,但必須與棚膜有不小于20厘米的間距,使光熱入棚后光線被黑膜擋住,而熱量則從黑膜的接茬處及其周邊進入棚間,從而使棚溫升高。雞腿菇子實體的潔白度、光滑度亦隨著光線的下降而提高,所以也可采取該措施。此外,也可采用“雙棚制”,即在大棚內再加小拱棚,拱棚采用黑色塑膜,效果更佳。一般食用菌很難在5℃以下發生和發育,因此,棚溫的一般要求是6℃以上,以15℃左右為最適宜,在每天的溫度變化過程中,盡量使之保持緩慢升降,不可使溫差過大,尤其不能使溫差驟然拉大,否則,幼蕾及幼菇將因不適應劇烈的溫度變化而萎蔫、死亡,這種現象,與人在驟冷驟熱環境條件下,抗性較低、易患感冒的道理相通,應當引起特別的注意。高溫季節時,可采取措施加厚覆蓋物,在棚頂上1米~2米處搭設支架,或拉遮陽網,或種植長蔓型植物如南瓜、葫蘆、佛手瓜等使之爬滿支架,形成綠色天然遮陽降溫隔離層,同時兼具增濕、增氧等多重功能;此外,加強棚內夜間的通風,適當加大棚內濕度等,均為降溫的重要手段。總之,棚溫的調控除根據栽培品種的特性要求外,根據季節的變化實施不同的管理,將是食用菌增產增收的工作重點之一,馬虎不得。 棚溫的日變化,以盡量縮小溫差、保持基本均衡為原則,根據季節和品種實施不同的調控措施。高溫季節應根據每天的天氣、氣溫狀況進行管理,全部工作緊緊圍繞降溫這個重點,如逢陰雨天,則可打開通氣孔,降溫的同時又利于增濕;但在晴好天氣,白天則需堵塞通氣孔,可采取往棚頂草苫上噴水迫其降溫的辦法;夜間氣溫下降時再打開,如能配合強制通風措施則效果更好。低溫季節應在保證通風的前提下,以升溫、保溫為重點實施調控。一般于晴好天氣時,上午9時后卷起草苫,透進光熱,此時棚內一片漫霧,濕度處于飽和狀態,此后每小時升溫約1℃~3℃,至11時后,霧氣基本散盡,只有地面20厘米處尚有一層薄霧,該現象說明:凡是透過薄膜以層面形式進入并不斷“下壓”的熱量,與棚內原有(冷)空氣接觸混合,達到一定溫度后,空氣中的水分子先是活躍、繼之在熱的作用下,大多變為冷凝水附到塑膜或墻體上,而地面由于地溫較低且由于熱空氣“上浮”的原因,熱量在短時間內很難對其發生影響,一般條件下,可望于12時棚內不再有霧氣,表明棚溫趨于穩定上升階段。至14時,棚溫達到日溫高峰,繼續上升的可能性已不大,此時應根據大棚與陽光間的角度、位置及外界風向、風力等情況,隨時準備放下草苫,進入保溫時段。另外,冬季還應注意的另一重要問題是,逢雪天時,棚溫不但不能進行每天的升高,且有持續下降的可能,最佳辦法是在草苫上再覆一層塑膜,當積雪達到一定厚度,或停止下雪時拉下最上層塑膜即可清除積雪,一則減輕大棚的壓力,二則防止雪融后濕透草苫,影響棚溫。此外建棚時如能在棚前加設保溫溝、在棚后堆立玉米秸等秸稈,也可對棚溫的升高和保持起著積極的作用,這些,均應在建棚之初即應充分考慮并予實施。 棚濕的調控 較之菇房栽培,能有效地保持所要求的空氣濕度,是大棚的重要優勢之一。大棚內的濕度,一般通過3條途徑來調控:首先,每日的噴水,除對空中、地面、菌墻(畦、架)噴水外,對四周墻體的噴水也很重要;其次,保持地面的高含水率,是保持棚濕的重要途徑;第三,在棚內周邊或菌墻邊緣挖設儲水溝等,對保持和穩定棚濕也有著重要作用。此外,棚外周邊及棚頂的植物,除對棚溫有著積極的作用外,對增加和保持棚濕的作用不可低估。除花菇等有特殊要求的生產外,一般食用菌栽培均應保持棚濕80%~95%,適宜濕度為90%~95%,低于80%使子實體生長受阻,達到 100%則通風不良,且易招致某些雜菌等。實際生產中,棚濕與棚溫是一對矛盾,如何協調和處理這一矛盾,既是生產效益高低的決定性因素,同時也是對管理者生產技術的鍛煉和考驗。 空氣的調控 食用菌在其生長的各個階段,與人類生活相似之處就是“吸氧(氣)排(二氧化)碳”,充足新鮮的空氣是高產的先決條件之一,尤其在低溫季節,一般生產者會“顧此失彼”,或只顧升溫保溫,或一味增濕保濕,而忘記通風換氣,致使子實體無法正常生長發育,或發生畸形菇,嚴重的可引發某些病害問題。一般食用菌允許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在0.05%左右(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為0.03%),最高不允許超過0.1%;但也有個別品種如金針菇可耐受0.5%以上濃度,甚至超過1%時,反倒由于菌蓋小、不開傘、菇色淺而提高了商品價值,這只是個別現象,不作討論。一般0.05%左右濃度時,人進入大棚后,“菌味”很淡,絕無悶氣的感覺。通常用的調控措施為:夏季晚上通風換氣,或強制通風;前述的棚頂長蔓植物可有效地給棚內增氧。冬季時根據氣溫變化,一般可于中午時分打開通氣孔,但前提是不使棚內溫差過大;在外界氣溫5℃以上時,將棚南下方塑膜掀開10厘米左右,通氣效果十分明顯。同樣,通氣與保溫、保濕分別是兩對矛盾,如前所述,應正確協調和解決,決不可顧此失彼,或者因小失大。 光照的調控 根據季節和栽培品種的不同,一般應調控棚內光照度在500~1000勒克斯,個別因強光而使商品質量下降的品種,可適當降低至200~300勒克斯。在500勒克斯條件下,一般可在棚內看清書報文字,不妨礙操作。調控的措施主要有:打開通氣孔及進出口;將棚頂北沿草苫掀開20厘米~40厘米;棚南邊緣草苫卷起40厘米;使用較薄的草苫等。但在加厚覆蓋物、無法打開通氣孔時,應予開燈照明,入棚操作、觀察時開燈,可基本滿足子實體生長需要,無須開“常明燈(長命燈)”浪費能源。(農村大眾)( 佚名)
|
|
若本站收錄的信息無意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謝謝! | |
求購山桃、黃櫨
求購美國紅楓
求購果石榴
求購染井吉野櫻
求購叢生紫薇
求購結香
求購金葉石菖蒲
求購斜飄羽毛楓
求購樸樹
求購剛竹
求購北海道黃楊綠籬
求購南天竹
求購金邊黃楊
求購日本晚櫻
求購金森女貞球
求購低分枝烏桕
求購叢生茶條槭
求購小葉黃楊
求購八棱海棠
求購山杏
求購叢生榔榆
求購對節白蠟
求購特選雞爪槭
求購金邊黃楊球
求購彎桿烏桕
求購斜飄樸樹
求購叢生黃連木
求購衛矛球
求購叢生烏桕
求購整理綠化用地
求購叢生紫薇
求購衛矛
求購繡球花(無盡夏)
求購紅葉石楠樹
求購紅梅
求購紫丁香
求購瓜子黃楊球
求購珍珠梅
求購棣棠
求購雞爪槭
求購叢生金葉白蠟
求購山杏
求購龜甲冬青球
求購低分枝烏桕
求購樁景紫薇
求購金邊黃楊
求購紫葉小檗
求購叢生黃櫨
求購低分枝樸樹
求購彎桿烏桕
精品垂柳、大間距
精品刺槐、平頭發
西洋鵑種植苗圃貨
西洋鵑籠子、好貨
西洋鵑小苗、四季
精品西洋鵑13杯、
西洋鵑產地、西洋
西洋鵑小杯苗子、
13杯西洋鵑地被小
70-80高大葉黃楊杯
1-2米高大葉黃楊毛
1.2米高大葉黃楊籠
1.5米高大葉黃楊地
60高大葉黃楊杯苗
陜西15公分紅葉李
陜西大葉女貞基地
陜西側柏球1.5米冠
抗旱耐澇萬年青2米
迎春批發、迎春杯
迎春批發、迎春杯
迎春、迎春小苗、
連翹批發、連翹供
連翹、連翹基地、
20-30公分金葉石菖
金葉女貞綠籬工程
大葉黃楊綠籬工程
小葉黃楊綠籬工程
密碼沙地柏、60公
1米以上金銀木、金
陜西側柏基地、高
陜西小葉黃楊批發
西安灑金柏大型基
冷季牧草綠肥青飼
榆葉梅球、重瓣榆
榆樹小苗、小榆樹
60高萬年青大杯、
50高萬年青批發基
2米高萬年青地籠子
1.8米高萬年青綠籬
1米高萬年青基地批
16杯萬年青小苗、
木春菊大杯小杯、
木春菊產地批發、
木春菊工程苗、成
四川木春菊小苗、
木春菊杯苗盆苗、
20-30公分木春菊綠
16杯木春菊大杯、
20高木春菊工程苗
12杯木春菊小杯、